清明春光好,踏青正当时。这两天,凤山乡迎来了一波旅游热潮,大批游客纷至沓来。游客们走进山野田间,亲手采摘嫩绿的艾叶,动手制作艾叶粄,将那源自山野的质朴味道深深揉进了记忆之中,为这个清明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在凤山乡井坵村,三五游客趁着晴好天气,走进田间地头采摘新鲜艾草,制作传统美食——艾叶粄。
春天的艾叶最嫩,舂出来的艾粄也最香。在田间摘取鲜嫩的艾叶后,将艾叶洗净、煮熟、切碎,与米粉团混合揉成碧玉般的粄团,包入各式馅料,制成客家传统美食艾叶粄。
采访 游客 李燕∶每到清明节的时候,我们当地都有做艾叶粄的习惯,采摘到新鲜的艾叶包上各种口味的馅,比如有香菇的,还有韭菜的,酸菜的,再拿去蒸、炸、煎,特别的美味。
“粄”为客家方言里各类糯米、粘米糕点的通称。对于每一位客家人而言,清明节吃艾叶粄早已成为了一件约定俗成、充满家乡味的事情。一个个鲜艳翠绿的艾叶粄,糅合着艾叶的清香、白砂糖的香甜、糯米的韧劲,只需咬上一口,艾叶香便充斥着整个口腔。
采访 游客 赖春燕∶艾叶粄是我们当地清明节的传统小吃,我们客家人在清明节制作和食用艾叶粄既是对祖先的一种祭拜方式,也是对美好生活的祝愿,更是体现了我们客家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