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云山乡富硒大米产业基地,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禾秆,绿中透黄的稻田里,收割机来回穿梭抢收稻谷,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采访 高云山乡富硒大米产业基地负责人 钟荣登:我今年种植了150多亩华夏香丝富硒优质早稻,平均每亩1000多斤生谷产量,现在用收割机几天就能完成,缩短了时间,又节约了收割成本。
今年,高云山乡通过规模化的种植模式,实现了优质富硒水稻整体产量增加,让农民的收益最大,同时进一步推动了富硒水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当好粤港澳大湾区的“米袋子”提供了切实保障。
采访 高云山乡党委委员 副乡长 刘宝山:今年我乡通过引进种粮大户推进规模化种植、积极应用现代科学农业技术,实现早稻生产应种尽种、宜种尽种的工作目标。当前全乡早稻生产呈现“面积增、单产增、总产增”的向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