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远党务公开网!

奋力描绘美丽中国新画卷

发布时间: 2024年02月28日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科学论断,科学回答了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谱写美丽中国新篇章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一、美丽中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将“美丽中国”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两步走”的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我国是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是现代化的后发国家。人口规模巨大和现代化的后发性,意味着我国实现现代化面临更强的资源环境约束,这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摒弃西方发达国家大量消耗资源能源、肆意破坏生态环境、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老路,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新路。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也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的重大突破。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既彰显了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又体现了其本质要求,发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化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契合了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对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绿色根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理念和内容,美丽中国建设必将从目标引领、价值遵循、实现路径等方面深刻影响现代化发展,并将贯穿于其道路形成、拓展的全过程。深刻把握美丽中国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意蕴,立足建设美丽中国这个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根本大计,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根本理念,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谋划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生态力量。

二、广泛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绿色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建设美丽中国根基在于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绿色低碳发展,根植于新发展理念,统筹兼顾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能满足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相互统一。它要求以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为支撑,以发展绿色新兴产业为导向,形成高端、低碳、生态的绿色循环产业体系,实现经济与产业、行业与企业、技术与产品、销售与服务的绿色转型,从而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的可持续发展。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方式,需要政府指引、政策导向,重点是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这“三条红线”(以下简称“三条红线”),也需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坚持清洁、循环、低碳、安全发展,形成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

——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是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涵养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养生态道德和行为习惯,让天蓝地绿水清成为共同的价值追求;制定绿色消费服务标准,开展全民绿色行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促进消费、饮食、购物、出行、居住、办公绿色化,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推动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助力打造高品质生态环境,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构建绿色低碳体制机制。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需要发挥制度优势,以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为保障。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完善企业“碳效率”激励机制为抓手,引导产业低碳转型;以构建产品“碳标签”机制为突破,释放消费倒逼产业低碳转型潜力;以建立资源环境要素市场配置机制为核心,加强产业低碳转型要素保障;以健全绿色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为重点,强化产业低碳转型的科技支撑。健全财政金融政策协调机制,通过风险补偿、专项奖励等方式,优化美丽中国制度供给,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绿色低碳转型机制,形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产业体系,推动各方面共同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三、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建设,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等重大关系,以生态文明引领美丽中国建设,主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在战略部署上。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在治理体系上。以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统领,以强化政府主导作用为关键,以深化企业主体作用为根本,以更好动员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为支撑,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绿色低碳技术体系、绿色低碳标准体系、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等,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企业自治良性互动,实现美丽中国治理体系现代化。

在行动主体上。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理念,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把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汇聚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强大合力。

在生态空间上。明确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建立以落实美丽中国“三条红线”硬约束为核心,以生态环境管控单元为基础,以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为手段,以信息平台为支撑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以最坚定的决心、最严格的制度、最有力的举措,守住守牢生态保护红线,不断筑牢美丽中国安全屏障,筑牢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

在推进路线上。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重点把握好发展和保护、发展和安全、能源和气候关系,建立覆盖多污染物协同综合防治、生态环境立体化监测、常规污染物和新污染物治理、环境健康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体系,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推进节约集约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科学的时间表、路线图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美丽中国建设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文章来源:宣讲家网 陈庆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