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远党务公开网!

尊三围:今日老围别样红 红色基因永传承

发布时间: 2023年10月27日


  在镇岗乡,有这样一处遗址,是当时国民党军队围剿红色政权时遗留下来的,它的背后诉说着当年革命先烈在这片土地上抛头颅、洒热血,血战国民党军的感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里,重拾那段红色记忆。

  尊三围建于1861年,围屋四壁用三合土和河石砌成,墙体厚一米,围屋三层楼房高,围墙上有内大外小的窗口,可作枪眼使用,四角建有炮楼,具有坚固、易守难攻的特点。1931年10月,尊三围被红色政权夺取,成为镇岗乡苏维埃政府驻地,也是运往中央苏区的物资中转站。1933年6月,国民党军占领县城后,在县城设立指挥部。7月6日,敌军用两个团分兵把守重要隘口和交通要道,同时,用一个营的兵力对尊三围进行围剿,当时围内只有军民100多人。

  

  采访 县老兵宣讲团成员 魏兴辉:据当地老人说,当时的战斗特别惨烈,围内军民依托坚固的围屋,手持武器对抗数倍于己的敌军顽强抵抗了四十天。最后,敌军借助飞机大炮的轮番攻击下,尊三围被攻破,围内156名军民被抓,随后一把火把它烧了,第二天悉数屠杀在围后的赤岗岭。

  尊三围被攻破后,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当时被抓的革命同志自始至终什么也没说。

  

  采访 县老兵宣讲团成员 魏兴辉:尊三围被攻破后,敌人对陈耀古、陈浪廷等革命同志进行严刑拷打,想从他们身上得到共产党员名单和县委情况,但他们自始至终什么也没说,除此之外,围内军民也无一人叛变,敌人恼羞成怒只能把他们杀害。

  

  

  尊三围虽然只是一个外观、规模并不起眼的围屋,但从1931年10月开始,到最后被攻陷的近两年时间里,围内的军民以围屋为据点开展革命活动,为安远革命事业的巩固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更为中央苏区的巩固和发展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采访 县老兵宣讲团成员 魏兴辉:尊三围保卫战虽然以最惨烈的“一锅端”的结果完成其历史使命,但阻滞了国民党军向中央苏区推进的速度,展现当地革命群众坚定信念、听党指挥、军民团结、一心为民、英勇顽强、攻坚克难、敢于赴死的革命精神。

  

  

  而今,漫步在尊三围遗址,残垣断壁和野草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尊三围保卫战的壮烈。一个看似普通的围屋,变成革命的堡垒,为中央苏区的巩固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一场看似寻常的战斗,充分展现了革命者坚定信念、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尊三围保卫战彰显的是共产党人一心为了人民和民族解放的初心和使命,为后人筑起了一座永恒的精神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