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进春,在安远县干部群众眼中是抗癌“英雄”,在青少年心中更是一位慈祥的爷爷。2016年,从安远县人大工作岗位上退休后,他担任安远县关工委“一号老头”。从那年的冬天,杜进春就在关工委的工作岗位上尽心尽责、默默奉献,做出了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广大干部群众一致认可,获得了县委政府和上级关工委组织的高度赞扬。
上任伊始,抓住重点。到安远县关工委工作不久,杜进春从县关工委自身建设抓起,重新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和学习制度,全面制定关工委每年和中长期工作计划,从而做到目标责任明确。在他的模范带头作用下,短短几个月时间,县关工委面貌焕然一新。杜进春长期带病坚持上班,常常感到气短胸闷,上楼也吃力。但是他一声不吭地坚持工作。他经常带领同事下乡调研,一次在下乡的调查中突然感到心跳加速,胸闷气短,在同事们的多次劝告下,才停下脚步返回县城。第二天,他仍然坚持来到办公室把事情安排妥当后,才去医院检查,经医院诊断,杜进春患了早期癌症。在医院做了手术后不到二个月,他身体还未完全恢复,又投入紧张的工作当中。同事们看在眼里,痛在心上,都劝他多休息一段时间再来上班,可是他就是放不下工作,担心全县关工委的工作落在后头,他工作认真,只要上面有精神,他第一时间组织学习贯彻落实。近年来,安远县结合实际,在全市率先出台《安远县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以“双创”为抓手 加强新时代基层关工委组织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狠抓“双创”,打造样板。近年来,安远县关工委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工委工作部署,杜进春带领关工委的人员经常深入乡镇、村(社区)和学校抓基层关工委规范化建设工作,先行打造欣山镇机关、风山乡井坵村、站前社区和东江源小学4个基层关工委规范化建设示范点。同时,杜进春通过统筹整合资源,发挥基层优势,采取“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关工委”的模式,充分挖掘红色历史、乡村祠堂、绿色生态等资源,打造了2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关工委+科普基地+亲子乐园”基层组织建设样板、26个红色教育样板、21个“乡村祠堂+关工委+教育基地”样板和1个饮水思源基地。这些“样板”“基地”的建立,进一步夯实基层关工委组织基础,增强基层关工委组织活力,为推动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有付出就有收获。2024年4月全市基层关工委组织规范化建设推进会暨“双创”活动现场会在安远县召开。安远县关工委取得的优异成绩受到了市关工委充分肯定。杜进春的工作能力和奉献精神受到了市委领导和市关工委及安远县委高度赞扬。
内外兼修,整合资源。杜进春一直致力于发展壮大“五老”队伍,充分发挥“五老”人员优势,组建“五老”志愿服务队106个,通过灵活宣讲方式,累计开展树家风育新人、传承红色基因等教育活动150余场次、受教学生1万余人。他充分撬动社会资源助力关心下一代工作,推动安远县建立关心下一代教育基金理事会39个,累计募集社会助学资金2000余万元,关爱帮扶学生860余人;充分整合基层阵地资源,用好用活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乡村祠堂、红色遗址场馆、科普基地等,将家风家训、人文历史、法制宣传等融入关心下一代工作中,为切实加强青少年教育工作搭建了有效平台。在工作中,杜进春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方式,充分借鉴外部经验。2023年,他积极组织邀请深圳市福田区、龙华区及广东和平等地关工委前来安远县开展交流考察活动,通过学习交流、结对共建,为探索安远县与湾区地区结对共建关心下一代工作打下了基础。近年来,安远县吸引6000余名大湾区学子前来研学,有力扩大了县关工委工作的影响力、美誉度。